2018-01-29 17:30:33 5 Views
据商务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去年我国实体零售发展态势良好,重点监测的2700家典型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.6%,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3个百分点。去年我国网上零售额突破7.2万亿元,同比增长32.2%。
从几年前的“线下线上冰火两重天”,到如今趋于“线上线下比翼齐飞”,中国零售业何以出现这样的转变?在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中,中国零售业又会铺展怎样的图景?
商务部发布的2017年第四季度有关报告显示,便利店行业总体景气指数为71.28,环比第三季度上升2.03。纵观2017年,便利店季度景气指数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。便利店的火爆是我国实体零售回暖的缩影。在经历一段“闭店潮”的调整期后,国内实体零售逐渐找回状态,从便利店到大商场,从销售量到利润额,都呈现明显的回稳向好态势。
企业赢利能力增强。2017年,典型企业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8.0%和7.1%,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6.5和11个百分点。
主要业态经营回暖。典型企业分业态数据显示, 2017年,专卖店、专业店、超市和百货店销售额增速分别为8.3%、6.2%、3.8%和2.4%,较上年同期分别加快6.6、3.3、1.9和2.7个百分点。
“去年,我国零售企业积极主动转型升级,创新贡献度与影响力与日俱增,零售业回稳向好态势基本形成。”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负责人说。
实体店回暖了,电商进了农村,送货上门,给消费者带来更多便利。
在很多人看来,零售业的线上和线下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。几年前我国出现的实体店“倒闭潮”,有人将其归因于电商快速发展带来的“分流效应”。看似“势不两立”的线上线下,如今为啥开始齐头并进?
“线上线下不是你死我活,优胜劣汰才是市场法则。”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执行秘书长厉克奥博认为,几年前线下零售遇冷,不能把板子全部打在电商身上,更不是说线下彻底没有市场了,这只是零售领域自发的一场良性竞争和革命。线下零售经过及时调整,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仍具备独特优势,有望重新赢得消费者追捧青睐。
线上线下价格差距缩小,是消费回归的首要因素。面对面交易,质量更有保障。
“中国线下线上零售正融合发展、共同进步。”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任国强认为,线下零售积极拥抱新技术,主动转型升级;线上电商也在向线下渗透,加速对线下企业赋能,只有通过业态创新和运营能力持续增强,解决消费痛点、提升消费体验,才能获得发展。
从“卖方思维”转向“买方思维”后,零售业线上线下加速融合,消费体验大幅增强,也促成了二者“双升”。
发展新业态。零售企业积极打通线上线下和上游下游,促进多业态、跨行业、聚合式、协同化深度融合。
试水“一站式”。零售企业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,全面拓展实体店、无人店、移动终端、PC端、电视购物平台等销售渠道。阿里联手百联、银泰、大润发,加速线上线下融合;物美联合“多点”打造“自由购”平台,使消费者实现便捷高效的一体化购物。
重构供应链。零售企业积极推进供应链向生产端延伸,压缩成本,以需定产,完善了冷链物流和生鲜供应链。
渠道向下沉。零售企业加快向中小城市、新型城镇和农村市场的渠道扩张。
“中国零售业要保持创新势头。”任国强说,中国消费人群更加细分,任何创新都必须想清楚受众、痛点、用户体验,“博取眼球、缺乏运营支撑的创新,难以长久。”
乐信集团首席执行官肖文杰认为,中国零售业应朝着品质零售、智慧零售、跨界零售、绿色零售的方向努力,着力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。
“渠道并存是未来长期发展的趋势。”购百特连锁便利店首席执行官王宸说,线下开店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开店,而是要用互联网思维开实体店,一切都是流量经营、服务升级、数据化消费,将会形成线上线下品类错位、服务互补的形态。
苏宁云商相关负责人表示,去年被唱响的新零售,本质上是以互联网为依托,通过运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,将线上、线下以及物流打通,对商品的生产、流通、展示、销售、售后等全过程进行升级。“这不仅是中国流通提速增效的好路径,也是对未来零售生态与世界零售格局的重塑。”
业内人士认为,如果把2017年称作未来零售的元年,2018年就是未来零售的深化年,还会有更多值得期待的新项目、新概念快速落地、集中爆发。在互联网赋能线下、线上线下融合的大背景下,线下业态必将再次迎来洗牌发展的机会。
无论是线下拥抱线上,还是线上布局线下,都离不开公平、有序的竞争环境。目前我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已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%,合理的监管更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。应进一步规范税收、工商等方面的监管,减少线上线下零售的制度成本差异,为电商和传统零售的长期健康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。此外,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在假货制造、流通等环节加强对电商的监管,并加大对失信电商平台的惩处力度,让消费者更轻松更放心地享受网购。
上一篇: 弱人工智能才是当前AI研究的主流方向